欢迎访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民教网)(教育部主办官网)
曝光台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曝光台 > 文章详情

从高考状元到流浪汉 该反思的何止状元

来源:网络管理中心 编辑:网络 时间:2014-03-16 00:00  点击数:
内容导读: 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一个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然而,教育对状元、对尖子生的热捧却无限放大了这个点,致使教育在学生生成、道德、个性等塑造上出现了严重短板,出产了一些高分低…

八年前,刘宁(化名)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上网费、生活费靠家里接济。大年初六的下午,一位好心人发现,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已经连续三天晚上躺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里的长椅上过夜了。他帮忙联系到“流浪汉”的家人——第二天,刘国华从老家赶来,儿子却再次消失了。

 

  刘宁称主要原因在于自身。个人不能很好定位,对于挫折没有积极的承受能力当然是一大因素,但笔者以为,从高考状元到流浪汉,不只是个体悲剧,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症结。

 

  “你给整个县丢了脸”!——刘父懊悔对儿子说了这么一句重话。当一个人的求职与整个县扯上关系,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承受之重。乍一听刘父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把时间退回到八年前,刘宁以全县第一的成绩亮相于凉山,彼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掌声、夸奖接踵而至,母校为此大打广告牌,与各地很多高考状元一样,刘宁一时风光无限。“给整个县丢脸”建立在当年“替全县争光”的基础上,可能感觉就没那么突兀了。

 

  时代的车轮滑过了一轮又一轮,高考改革也推行了一茬又一茬,高考早已不是成功的终点,但是社会对状元的膜拜却没有丝毫降低。拉横幅、打广告、造访者一批又一批,状元未来的人生蓝图被热心者勾勒一个又一个,更有甚者,某地还组织为状元抬轿游街,即便是舆论口水无数,该地在次年还酝酿为状元立碑……一个个糖衣炮弹纷纷袭来,让学子在荣誉场中如何能够保持基本的理性?

 

  成王败寇,不只体现在战场。其实同样是学校的剪影。刘宁在成为全县骄傲之前,就是教师的宠儿,是家庭的骄傲,据悉,刘父最得意的就是历年的家长会,几乎每一任教师对成绩优秀的刘宁都不吝赞誉之词。积淀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考状元,可以想见他的不甘平凡不只是简单的眼高手低,而是荣誉资源层层叠加之后的自然释放。

 

  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一个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然而,教育对状元、对尖子生的热捧却无限放大了这个点,致使教育在学生生成、道德、个性等塑造上出现了严重短板,出产了一些高分低能的所谓的状元。状元让他们到达荣誉的巅峰,可现实的适者生存却让他们无所适从,于是就爬得多高,摔得多重,从高考状元到流浪汉,该反思的何止状元一人?

相关文章:

  • 教育部委
  • 行业协会
  • 教育媒体
  • 科研院所
  • 友情链接
  • 地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