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张小平成为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大一的新生,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得知张小平的情况后,破例同意她和母亲在校外居住。张小平母女俩也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小公寓安顿下来。此时,张小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都有了着落。
紧张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张小平很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大一时,她成为了班级团支书,班中的每次活动,她都和其他班干部们组织得有条不紊。同学生病时她会关心问候。同学遇到困难时,她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大家看到的,永远是张小平忙碌的身影和灿烂的笑容。
大学期间,她还担任了学院学习部和校学生会外联部的学生干部,这些都使她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充实。张小平在校园里表现积极,成绩突出。在校期间,她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2012年,张小平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团员”;2013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生桃李之星”奖,大一大二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助学金。
学习之余,张小平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大学期间,她一直坚持打工。每个周末和寒暑假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大一的寒假,她上午在室外发宣传单,传单一发完,她又匆匆赶到一家商场的甜品站当服务员,这两份工作的上班时间刚好能倒开,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
那年冬天,为了不迟到,她跟别人借了一辆电动车。记得有一天晚上下班回家,刚走出没多远,电动车电量就不足了,寒冬腊月,她一个人推着车回家。一路上,她又饿又冷,心里却惦念着母亲,怕她担心。生活比身边的同龄人艰难得多,她却从来不叫苦叫累。大学生活就这样在校园、打工场所以及租住的小屋子中紧张地度过了。
在她上大学期间,多位爱心人士仍不断地帮助着她们母女俩。过年过节时,总有好心人到家里看望她们,给她们送来米、面、油等用品。过年的时候,有位好心的阿姨,总是给她买新衣服。对于这些关爱,张小平都铭记在心。她有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自己收到的每一次关爱和帮助。从报道刊发那天起,每一条短信、每一个电话、每一笔捐款,张小平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她决心等自己有能力后,一定要将这份爱传递下去。